2014年的最後幾天
最大的動物新聞大概就是他了
可憐的阿河
因為衝撞導致橫膈膜破裂而最後因為呼吸困難而死
在哀悼阿河以及關注台灣這個國家 動物保育議題的同時
其實從這件事情 我們可以發現很多魚隻死亡的原因
很多時候 會有魚友問說 怎麼去水族館買了條魚
本來都正常過兩天就凹肚凹眼 並且急著下體內蟲藥
或者突然凸眼浮腫
然後就死了
其實 原因很簡單 魚隻的臟器負擔過大
跟阿河一樣 外觀無明顯異常 隔幾天卻突然出狀況暴斃
而這類情況 會造成一個讓魚友覺得很奇怪的現象
就是怎麼每次買新魚 都隔幾天就會死 但是老魚都沒事情
似乎不像是缸子出狀況 或是新魚帶病
而會造成這類型狀況的成因
除了像是氨中毒造成鰓傷
其他較常見的是因為抗生素或是重金屬藥物使用過度所造成的肝、腎臟損傷
都有可能造成這些狀況
以下 漢寶哥 找了一篇比較好懂的
高中科展的研究跟大家分享
大意是說 使用了抗生素
讓吳郭魚的腎臟出問題 而造成滲透壓失衡的狀況
個人認為
研究中並未針對吳郭魚原生環境做說明
因此可能因為直接由淡水被丟進海水或半鹹水中 影響其研究結果
而且標記過程稍嫌粗糙....
不過先不論其研究的信效度
因為要表達的東西跟漢寶哥要說得差不多
所以引用一下
然後另外一篇 在講肝臟的
則在第三頁右下角提到
魚類生活在重金屬汙染區裡面
可能產生的肝病變以及腫瘤狀況
我想關鍵字應該就是在這邊了~~重金屬
我們用的各種藥物...........經常都是重金屬
總之呢 就是 臟器的損傷
通常會造成這種體外無明顯外傷
內傷卻強到足以致命的狀況
因此 不可不慎
下次挑魚的時候
多注意水缸中的狀況吧
也不要一看到狀況 就說是體內蟲爆發
肝腎損傷的魚 可是很難再承受其他藥物刺激的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