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呢 在開始開工作室以前
漢寶哥覺得 阿不就都是魚 水質顧好 力挽狂瀾應該都可以活
但真的開始進魚以後 才發現 即使是同一種魚 不同方式養出來的 真的有差
先以難度來排一下好了
以病徵來排名 應該是這樣
進口魚→魚場魚→玩家魚
最難的當然還是進口魚
因為 通常進來以後 都會有一大堆複合式的疾病
常常根本不知道要從何下手
不過幸運的是
因為運送、環境變動 死亡的魚通常在產地的採集魚場
進出口貿易商、盤商、水族館
一層一層的死過以後
算是比較容易挑到超健康沒有因為這樣死亡的魚
當然 這中間的每一層 幾乎都是在與時間競賽
在魚沒有出太多狀況前(疾病會累積一段時間才爆發)
盡快的出給下一段
一方面是減少損失 另一方面則是 讓魚越快到目的地越快穩定越好
所以 好的水族館、工作室 也是需要具備能跟突然爆發的疾病對決的實力的
不然 很容易買到病魚
但若是以暴斃機率來看
魚場魚→進口魚→玩家魚
魚場 通常都是用綠水在養
用池子養的環境跟用魚缸養的環境 相差實在太大
不管是水體的通透度(魚缸太清造成強烈緊迫)或是水體微生物的成分(藻水)
這些都會對魚產生很大的緊迫跟壓力
所以很多人跟魚場進魚 進回來以後 剛開始很健康 過沒幾天突然死
不過通常 養在室外的魚 發色、體態真的都很漂亮
顧得起來會蠻好的
就是基於上述這些原因
在進魚的時候
必須要小心的 慢慢淡化藻水
並且 密切觀察 魚場來的魚要倒 是瞬間的 完全沒有徵兆的
再來就是最好養的 玩家魚了
一般來說 只要選自家附近的玩家買魚
不管是孔雀、異形、展鬥等等
都一樣好養~比較要注意的是
跨縣市的買賣可以留意一下水質及養法
因為有些地方是用自來水 有些是用地下水
有些店是循環水養 有些店則是流水飼養
購買前 可以先問問看店家
是用哪一種方式
只要初期稍微仿造一下做法 應該都輕鬆帶
基本上
因為魚都對台灣水質已經很適應
所以 通常是非常穩又好帶
當然一些有在進魚的玩家或水族館
進那種叼過一陣的魚 應該也是相當穩定的
所以 要便宜 當然可以找魚場或是進口商
但是 真的要有技術跟運氣
而幫你把折損的風險擋下來的 當然價錢就會比較高囉
這就是這個市場運行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