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魚友詢問
關於設缸當天放魚 然後數小時內死魚的問題
以下就這個現象的幾個可能作探討
希望大家能找出原因
並且持續精進
1.水質改變過大
又稱水質震盪,不過因為震盪這詞過度抽象,新手可能無法理解
因此 標題先稱之為 水質改變過大
何謂震盪呢? 其實就是 每個人缸子裡的水元素不同囉
有的人PH高 有的人PH低 PH 是最基本的 酸鹼度
再來就是新水舊水差異性太高 水體裡面的一些其他元素差太多
引起滲透壓問題、緊迫問題
通常PH、NH3/4 NO2等問題 確實可能造成當天內的立即性死亡
2.新缸內的氯殘留量過高
最近漢寶哥聽到的個案都是
下缸沒多久 全身血斑脫膜掛魚
假定水中其他數值皆正常的情況下,氯的殘留 是很容易造成魚體黏膜傷害的
因此 怕的話 可以加些水穩、海波、水過三胞胎或活性碳
必要的時候 採用餘氯測試劑 測測水質有沒有問題
題外話: 最近漢寶哥進了一些餘氯測試劑 擔心的朋友可以拿去回家放著保平安
3.魚隻健康問題
常見的平價初階燈科魚 買回去馬上開始死 如日光、紅蓮燈等
通常一般初階的燈魚
店家都不會對他們太好,所以很多都會有柱狀、白點病
再來就是 燈魚的鱗片跟體表黏膜實在太弱
很容易因為撈網而受傷 併發感染死亡
因此 很多時候新下缸的燈魚 會馬上死亡 跟飼主還有水族館的撈魚方式有相關聯
4.菌的選擇
基本上 當天死魚的 很難跟菌本身的品質好壞扯上關連
大家都知道 菌在生長到可以把NH3/4 NO2弄出來也是要點時間
如果一般新手的當天放 當天死 通常也都是很少量的小魚下去開缸
此時水體內的氨通常還是很少的
(除非一下就給他超高密度 例如漢寶哥的朱文錦開缸法)
基本上 不可能因為菌種毒死魚 但大量魚隻的代謝物是可能撐不住的
硬要說因為加菌死魚有兩種可能
其一是菌種本身是壞的或是高濃度汙染源的培養基,才會瞬間提供大量汙染讓魚被毒死
其二是,菌種活化速度太優秀,而飼主又添加過量且打氣效能不佳,導致缸內嚴重缺氧
5.缸內水流不適合
例如下缸後水流過強,魚隻無法抵抗水流
而被吸住或是半夜睡覺被吸住而導致的死亡
6.魚種不合適的配置
如果不熟悉魚性
一下缸就被咬 被攻擊 可能也是個死魚的原因
以上 想不出來了..........經驗分享 請大家想到可以補充一下